2019 年還沒過完,但我已經找到本年度最佳影片了。
這部電影是角色獨立電影,更直接一點甚至可以說是完全獨立電影,我認為就算把 DC 的元素抽掉也完全可以成立,而且也仍然是一部好作品。
這次的故事從一個強顏歡笑的底層人士開始說起。Arthur Fleck 的職業是一名小丑,被經紀公司派遣到不同地方演出,他的志向是成為一名諧星,從小就被母親稱為「Happy」並說他是為大家帶來歡樂的人。Arthur 患有神經系統疾病,在他緊張時會無法控制地大笑。在這些黯淡的日子中,他的小確幸就是為母親洗好澡後一起觀看 Murray Franklin 的脫口秀。
小丑的名言 “All it takes is one bad day to reduce the sanest man alive to lunacy.” 這部電影便是這句話最好的展現,電影中只花費了幾天時間,就道盡了小丑轉變的過程,也就是這麼幾個淒慘的事件堆疊,便將其推向了絕緣。
前幾幕堆疊出有如紐約般的高譚市,骯髒充滿垃圾,處處是不友善、嘲弄人以獲得快樂或是不願意互相理解的人。在經過了被欺壓、更因後續的事件而被開除後,抑鬱的 Arthur 在地鐵中遇到喝醉華爾街精英的嘲弄,出於自衛他射殺了他們,心中那團黑霧似乎獲得了一個出口。事件被大肆報導後,街頭出現了針對富人的抗議運動,Arthur 第一次感受到了焦點與認同。
後續是對於身世與信仰的鋪陳,儘管再苦,他也有母親相陪,也若有似無地相信著富人韋恩會給予幫助。此外還有光鮮亮麗的脫口秀節目,能成為像 Murray 一樣好笑的人是他的夢想。然而這些也都不可控制地走向毀滅了,就像小丑就必須是一個強顏歡笑的角色一樣,好事是不會降臨的。
在這些都崩壞了之後,Arthur 接續殺害了母親與同事,這一切彷彿他蛻變的過程。事後換上了紅西裝,搭上電梯,離開公寓,此刻,電影第一次有了光芒照進來。
從殺害同事一直到結尾的片段非常精彩,彷彿要將一生的壓抑都釋放,不再這樣而活了,也可以真心地笑出來了。「我不是政治的。」小丑這樣說。一直以來他戴著的面具從來不是為了什麼,只是想成為他人的開心果,為人帶來歡笑,他從未想過成為一個領袖,或是為世界帶來改變。「我一直以為我的人生是場悲劇,現在才發現原來是一場喜劇。」終於發現真諦的樣子。
暴動時被從車內抬出的場面很有耶穌復活的意味,小丑自此成了一個象徵。而蝙蝠俠的爸媽必須死,經典的珍珠拉扯畫面。
電影中的情緒很貼近現實,很多事情模稜兩可,留下很多解讀的空間,但我們都知道那些是不重要的。音樂的調配與氛圍也與主人公的狀態息息相關,沉浸感又更上一層樓。
看完之後有很長時間的復原期,因為帶入感太重,而這一切太苦。我和觀影者的解讀大相逕庭。我畢竟是遵循體制的,儘管體制總是壞的,仍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歸所,所以看著小丑,是一種由不好走向毀滅的「崩壞」,對於崩壞踩不住煞車的感覺,覺得很無力,而有很長的悲傷和抑鬱感。同行者則是 Fuck the system 的信仰者,因此對於小丑就這樣背離了體制,終於成為自己該有的樣子,不必強顏歡笑,他也同理了小丑的快樂。
飾演小丑無法避免被拿來與 Heath Ledger 這位無法超越的演員比較,但確實 Joaquin Phoenix 完全演出了另一個截然不同的小丑。正如導演在訪問中所提及:
「我並不認為瓦昆飾演的小丑,是為了要看到世界陷入混亂。他有著截然不同的目標。在電影的第一幕,他坐在鏡子前試著強迫自己微笑以及皺眉,《小丑》其實是關於一個尋找自我的故事。」
「雖然他意外地成為一種象徵,但他所尋求的只是別人的稱讚罷了。這位小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讓世界崩壞,至於過去的版本,又是另一回事,但我們的電影裡這並不是小丑的目標。」
「他認為自己出生在這個世界上的原因是要帶給人們歡笑,向世界散播歡樂,但他在這一路上做出了一些錯誤決定。他成了一位錯誤的領袖,或者說是一種象徵,就連勞勃狄尼洛 (Robert De Niro) 飾演的莫瑞法蘭克林 (Murray Franklin) 都對他這樣說,而亞瑟的回答是『不,我不政治。』他並不了解自己做的事。」
啊,追尋自我。感受到後忍不住露出了淺淺的微笑,儘管心還是苦的。
2019/10/16 二刷 IMAX
第二次看我能理解了小丑拋開一切後的「快樂」。也能理解為什麼琳兒會說這是一部社會所需要的爽片。雖然,我還是覺得小丑不是真正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