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4 – [日本-愛知] 名古屋城 (13/87)

失業 Day 55 —— 所以我說你那測試機更新好了沒啦?

9:00 出門

今天要來去名古屋找阿泥醬!一早出發去京都車站,先找好搭乘的地點後,就在車站閒晃逛伴手禮店。買了一盒之前 Bruce 有買過的京都餅乾 (草莓版本) 給阿泥~

新幹線的乘車口很奇妙地在站的站裡 (?),過了一個閘門後,還要再過一個閘門~還以為會出去呢,原來是新幹線專屬月台。

咻一下就到了,還是無法克制地睡著了一下。

10:30 抵達名古屋

第一次來名古屋~名古屋車站有點舊舊的,在高島屋的地下,這裡匯集很多的地鐵路線,例如近鐵、名鐵、地下鐵,還有巴士中心 (類似台北轉運站那樣),動線亂亂的~一出站感覺有點像高雄 (?),上面是百貨公司,然後要從高鐵轉捷運 XDD。

小逛一下直奔餐廳~

安安好巧ㄛ!

11:30 午餐 – 飛騨牛一頭家 馬喰一代

和阿泥約好吃燒肉「飛騨牛一頭家 馬喰一代」。這才驚覺來日本第 13 天才第一次吃燒肉欸!!

今天是平日所以有商業午餐,套餐形式,分成高檔版 ¥3500,以及一般版 100g 肉肉 ¥2000,高檔版多牛舌、握壽司以及肉盤有一些差異,兩邊都有前菜和甜點,¥2000 對我來說剛好,不會吃太飽 XD,懶得介紹,直接上圖,反正好吃啦。

前菜有豆腐、生火腿 (?) 藍紋起司麵包、野菜組合,左下角是阿斯加點的サーロイン丼 (莎朗丼),生牛肉和生雞蛋,整碗吃起來糊糊的,我是有點吃不懂~甜點是紅豆冰淇淋最中餅,算是我難得覺得好吃的最中餅吧?

有介紹今天的牛牛喔⋯⋯ 和美子喔⋯⋯ (不要亂取名字!!

東西都蠻好吃的,份量也不錯。座位是包廂非常棒!有中文菜單、店員可以英語講解。
缺點是有個店員感覺心情不太好,有點兇;結帳不能電子支付,只能現金或實體信用卡。


吃飽後原本要去德川園,結果週一休園哈哈~臨時改成去名古屋城。阿泥去過了,所以直接就地解散,晚餐時候再見,酒肉朋友耶 <3。

13:50 名古屋城

前往名古屋城要搭乘地下鐵「東山線」,在「榮」站轉搭「名城線」。是說名古屋的車站月台都巨量的人,大概因為很多種類的車都在同個月台搭乘的緣故。

大約 15 分鐘就可以抵達,往出口的樓梯還有貼名古屋城的裝飾呢!

車站出口是特別的屋頂哦,挺可愛的~

從車站出來會先到達「金シャチ横丁」(金鯱橫丁),是一條小美食街,但我們在這邊裝了水就走了 XD。必須說愛知縣不愧是山多,水比京都好喝很多。京都氯水味超重。

地下鐵名古屋站在右下角,要走進城要先經過二之丸、到達本丸後穿過御殿才會到,實在是體力活~

由於今天德川園閉館的緣故,雖然想買聯票,但擔心之後不能使用,所以就依靠翻譯 App 問櫃台人員能不能之後用德川園的票,答案是可以,似乎沒什麼期限的限制。真心感謝工程師讓我旅遊順利~~XD (德川園的入園票是 ¥300,聯票的話只需要 + ¥140)。

一進去就可以看到「櫓 (やぐら)」,通常是瞭望塔或箭樓之類的防禦塔。

先經過了二之丸庭園,這是位於二之丸御殿北側的庭園,歴代藩主在此公私兩用。面積約達3萬平方米,作為藩主居住的御殿庭園,規模為日本第一。庭園中有用石組成的瀑布,上面架有石橋,是全國僅有六例的「玉澗流」風格之一,並且一直以來被高度評價為名園。

夏天來逛日本庭園好像蠻可惜,春有春櫻,秋有楓葉,冬有雪景,夏天就只有很熱很多樹 XD。

名古屋城有很多烏鴉,而且超大隻⋯⋯難怪可以跟貓打架。

看板上的文字內容:「《清正搬石》天守的石垣建造任務分配給了加藤清正。據傳,在運送巨石時,清正親自站在石頭上指揮。本像模仿了當時的情景。」

欸不是,加藤清正你給我下來啊,不要添加無謂的重量好嗎?!

忍者來了!!名古屋城內會有武將隊和忍者隊,每天出演的角色不同,可以在官網查看出陣的角色,會有表演和拍照活動 (我好佩服他們,全身黑會不會熱死?)。

終於來到大門前啦!!

14:20 名古屋城 本丸御殿

進入城內時會先看到「本丸御殿」,免費參觀,需要脫鞋子。可以花費 ¥100 租借導覽機,有支援中文,共 20 段解說,時長大約 70 分鐘。個人蠻推薦租借的,會比較多樂趣 (?)。不然就只是進去看房的感覺 XD。

租借的時候,一位日本工作人員阿伯知道我們是外國人,就緊急呼叫阿伯二號過來,結果阿伯二號跟我們講一句話之後馬上烙跑再叫另一位小姐過來,我們想說阿伯二號你不是會中文嗎,怎麼跑了啊 XDDDD。小姐姐一開口是軟綿綿的台灣腔,說我們運氣真好,前幾天都下雨,今天才雨停。覺得很溫馨。

導覽機蠻酷的,是用感應的方式 (應該是 RFID),在場內看到數字把機器放上去就會開始播放。

「本丸御殿」是古時候城主的住居,同時也是藩的政廳,於 1615 年(慶長 20 年)完成。御殿的內部裝飾有華麗的障壁畫和飾金具,被譽為注入了江戶時代尖端技術的近世城郭御殿的最高傑作。1930 年(昭和 5 年),本丸御殿與天守閣一起被指定為國寶第一號,但在 1945 年(昭和 20 年)的空襲中不幸被燒毀。之後,基於一級史料開始復原工程。2018 年(平成 30 年),忠實復原至當時模樣的優美空間。

—— 名古屋城官方網站

幸運地,在被燒毀之前有學者紀錄了御殿當時的模樣,復原資料齊全,才得以忠實地復原,令人想起了巴黎聖母院。(小題外:整理照片才發現看板原來是同時有残体字 + 繁體中文,台港友善?)

「車寄 (くるまよせ)」是賓客進入的入口,由於來拜訪城主的都是身份尊貴的賓客,因此「車寄」有精美的屋脊與粗大的樑柱;進入「玄關」後就會看到許多虎豹的屏風畫,彰顯城主的威武。有個很可愛的部分,由於日本本土沒有虎豹這種生物,因此他們以為虎是公的;豹是母的,所以會把牠們畫成一對。

柱子上的裝飾叫做「釘隱」,顧名思義就是用來隱藏釘子的裝飾。

好像是藩主用的房間?畫一些賞心悅目的植物和景色。

「對面所」用於藩主與親人、家臣私下見面或舉辦宴會的場所,壁畫主要繪製人物及四季風光、名勝古蹟。

御殿裡有部分房間是後來擴建的,從「桃山文化」演變為「寬永文化」,風格變得比較華麗,有一些中國元素、浮雕等等。

「上洛殿」是為配合三代將軍徳川家光於寛永11年(1634年)前往當時的首都京都(上洛)時所增建的居所。在江戶時代被稱作「御書院」、「御白書院」。此為本丸御殿中最高級的建築物,天花板有板面繪畫、房間的邊界則有色彩斑斕的欄間雕刻。

釘隱裡面繪製有葡萄和松鼠,也可以看到裝飾上出現了淺藍色、深藍色,是琺瑯材質。

至於建築的規格,也可以從天花板看出一二,覺得超有趣,我聽導覽的時候,還一邊想說「我看看你有多少花招?」出現雙層的時候真的是佩服了,以下一起整理給大家看看,可以專心看天花板的部分。

接下來來到「上御膳所」,我跟阿斯都說小廚房 XDDD。由於主廚房離藩主房間有點距離,因此煮好的飯菜會在上御膳所再次加熱,然後放在小房間裡等待出場時機。

有爐子和抽油煙機 (?)。廚房其實不適合使用榻榻米,通常會使用木地板以方便清潔,但為顯藩主身份的尊貴,這裡的地板是使用榻榻米。

這間房裡可以看到有一個 6 疊大小、墊高的小房間,這個房間就是用來放藩主的飯菜,因為放在地上有失禮貌,因此墊高一點就不算地上了哦!!!

參觀完啦~可以捐獻一些金錢給天守閣復原計畫哦!!

除了御城印之外,還有賣很多你想不到的東西哦,價格還是日本最貴喔!!!(上面寫的,真不知道在驕傲三小)

再來就去看天守閣吧!但真的只能看看哦。因為地震的緣故,自從 2018 年就不開放參觀了。希望能儘快修復完成再開放~

在這邊買了「御城印」和「御城印帳」。我跟阿斯說這坑太深了我不要入,你去買我蹭你的就好 wwww。不知道會不會有人需要這個資訊,可能因為御城印都是現成的,所以名古屋城的御城印帳是做成類似資料夾的形式,並且是蛇腹式,也就是雙向的。背面則是空白可以用來收集印章。正面畫的是金鯱。

在名古屋城前面有免費拍照的服務,會贈送名片 Size 的照片 (但其實照片大概是名片再 1/8 吧)。如果想要的話可以購買大張的,定價是 ¥1000,附名古屋城紙相框的是 ¥1500。由於快到關閉時間,沒什麼人在排隊,所以就也去拍了一下。

其實後來有點後悔沒買大張的。原本我以為它是合成的,後來仔細看才發現是真的直接拿名古屋城當背景 XD,真是失禮⋯⋯且畢竟我跟阿斯合照少得可憐,感覺都拍了好像應該買一下。

之後去御井深丸展示館逛逛。蠻小的,現在在展一些各地方的樂器和玩具,有點小無聊。

是說名古屋城不知為啥一堆烏鴉,而且都超肥超大,還看到一隻超黑亮的,眼神彷彿要殺人,簡直惡魔使者,怕。

來看一下沒有清正的清正石。

其實還想去逛一下寶物館,但是 16:00 就閉館了,來不及看。最後走正門離開~


17:30 Check in APA Hotel

離開名古屋城後先去 Check in APA,然後散步去「おかげ庵」和阿泥吃晚餐~

路上一個長得很奇怪的建築

18:00 晚餐 – おかげ庵

おかげ庵是コメダ珈琲店 (客美多咖啡) 旗下一個品牌,主打和式咖啡廳,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介紹,可以在店裡現烤糰子,覺得很有趣所以想去。コメダ是從名古屋發展出去的品牌,おかげ庵的店目前也是大多集中在愛知縣,關西目前沒有。本來想說真可惜沒機會,沒想到因為阿泥讓我有機會到名古屋來,所以就來朝聖一下囉~

店的風格整個很可愛!配色大多是抹茶綠 + 紅豆紫,日式風格,因此菜單有抹茶、紅豆湯、和菓子、名古屋麵食きしめん (扁麵?)、雜炊等等。

毛巾也是抹茶綠!!

點了抹茶版的冰與火、檸檬抹茶、きしめん~

還有烤糰子~有很多配料哦,醬油、蜂蜜、黃豆粉、紅豆。

還點了一個「抹茶善哉 (まっちゃぜんざい)」,順便來個小知識時間:

善哉是一種日本傳統食品,主要原料爲豆(主要是紅豆)與砂糖。將紅豆煮熟並壓碎,與麻糬、白玉糰子、栗子甘露煮等一起食用。一般會保留少許紅豆粒在其中。

關東地方稱沒有湯的紅豆泥爲善哉。但在關西地方,善哉一般指用含有豆粒的紅豆沙製成的熱湯,完全搗碎的豆泥製成的湯則稱爲「汁粉」,關西多稱無湯的紅豆沙爲「龜山」或「小倉」。

—— 維基百科

邊吃邊聊,一下就坐了 2 個小時,真的是家庭餐廳的魔力。希望台灣也可以多開幾間這種餐廳欸。

時間晚了要回去睡覺了!明天還要早起去犬山城!


走在名古屋的街道上,覺得自己好像有點太幸福,不禁有點飄飄然了起來。看著名古屋街道,覺得好像松江南路,是不是其實我在台北呢?轉個彎還在轉角看到了全臺首學藍晒圖,果然一切都是夢吧?

20:45 回飯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