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原文連結:https://blog.qollie.com/end-of-journey-1/
TL;DR
我們決定將公司結束營運,但求職天眼通這個平台仍然會持續下去。結束的原因以及平台後續發展的詳細情形,都會寫在這篇文章裡面。
因為一篇文章實在太長,所以會分成數篇來把事情講完。
這是第一篇,只會講兩件事情:
一、為什麼決定把公司收掉
二、夾在勞資雙方的真實情形
不過在開始之前有些東西牽扯到錢,所以要先講清楚, 就是之前支持專案的後續處理,以及平台後續的走向,如果你有看到臉書那篇公告, 應該就可以直接跳過前言到第一段。
前言
先講平台後續的走向,平台會繼續活著,以 side project 的方式進行。 同時還有幾個開發的工作正在進行, 不過接下來我要先想辦法賺錢養活自己以及還債。
而支持專案的金額, 需要退款或是取消定期定額的, 請在表單填上你在 qollie 的使用者暱稱就行了。
退款申請時間:2017/9/21 ~ 2017/9/30。
之後的金額將全數用在伺服器費用或是未來可能會有的訴訟費用上面。
一週年的心得中有很多都說地語帶保留, 現在有很多該講的實話終於到了可以講出來的時候, 總結一下這一年不太平靜的旅程。
因為一篇寫不完的關係,先把後續會寫的文章也列出來, 粗體字的就是這篇會講到的:
- 為什麼決定把公司收掉
- 勞資雙方的壓力
- 法律上的問題:你留下的每個評論都無法免責
- 台灣的人力市場以及商業模式
- 創業環境以及投資人
一、為什麼決定把公司收掉
公司會結束主要是因為我們能力不夠, 在開始前沒想好商業化的策略,又沒有經驗和資源去應變很多事情, 而如果是為了產品煩惱倒也罷, 最後幾乎都是在處理勞資雙方來的壓力,以及法律問題。
當然,還要承受來自各方令人難以想像的憎恨還有謾罵。
總之,最主要的原因可以濃縮成一句話:
目前團隊沒有能力達到我們想做的事情並且還能好好活下去。
換言之就是沒辦法站著把錢給掙了,與其繼續這樣傷害自己又不上不下的,不如選擇結束。
好好活下去這件事除了包含經濟上的需求之外,(就是大家最愛問的商業模式,會留到之後的篇幅再說,因為這只是原因的其中之一)更多是心理上的壓力。
已經忘記是什麼時候,我們從無時無刻都不停地在想該怎麼前進,變成老是在睡前問自己到底該不該結束這一切, 雖然知道有很多人支持,但一開始到現在, 從早到晚在辦公室裡面為了公司要怎麼撐下去掙扎著的只有我們三個人; 我可以對著螢幕一寫就是十幾個小時, 可還是沒辦法忽略我們已經漸漸對那些曾經想改變的初衷絕望,對於想改變的人也徹底失望。
從察覺到自己從「理解和同理心」到對人開始產生厭惡感,突然就能理解尼采那句:「與怪物戰鬥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從決定結束公司營運到目前為止,我都認為這是一個好的決定。
二、勞資雙方的壓力
講出來一定不難想像,這年頭做什麼事情是沒有壓力的?
做這件事情,要承受的壓力不全然來自於資方,也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來自於勞方, 在長期以製造業思維發展的情況下,很多很異常的事情被當做了正常, 有個在國外工作的朋友就跟我說:
「在台灣大家好像都對不該發生的事情視而不見然後習以為常。」
資方
首先,比較直觀的是來自「部分」資方的壓力, 我相信還是有很多好公司存在,所以我想接下來要講的這群人, 大家可以不用自己拉椅子對號入座。
擷取一則最近的訊息可以一窺這些人的輪廓:
這位 boss 檢舉的評論中有提到「老闆會性騷擾」, 但很多時候言論就是介於這樣的灰色地帶, 所謂人身攻擊是你覺得有就有, 但是有沒有違法並不是由任何一方說了算的, 我們能審查的就是明顯的人身攻擊, 比如說:「XXX 是豬」或是「XXX 魯蛇」這種言論, 其他的都還是照法律規定來,如果你有什麼不滿意也很正常, 因為這就是言論自由,保障了你聽不進去的言論, 至於是不是要負起責任,就交給法律專業來說話; 我們能做到的就是轉告發言人他的評論被檢舉,並且可能要承擔法律的風險, 但是,這些人都是認為違法是由他們喊「你違法」之後就算數, 情緒性的發言對我們當然也會有傷害,這個截圖只能說是冰山一角而已。
之所以不喜歡公布是哪些企業的原因很簡單, 因為我們知道自己處的位置很敏感,獵巫不是我們想做的事情, 我們選擇做的是告訴對方怎麼做才能避免這些情形再次發生, 心裡面總是告訴自己: 「我也是資方,我明白當老闆要管的事已經多到很煩,還要處理這些事當然會心情不好,他不是故意的。」 但後來常常懷疑為甚麼要幫這些人想這麼多, 畢竟我們得到的回報就是上面那樣,似乎只要有評論在企業上就是我們害的一樣。
總之如果你覺得酸民很可怕, 這些人的價值觀更是離經叛道的多, 也大概能明白為什麼我們有這麼多的中小企業, 卻一點也不靈活,遑論創新。 以前想過,也許到時候要跟企業收費, 所以不想去戳破這些事情,但現在可以一個一個來回答了。
諸如:
- 加班費、休假這些員工基本的權益全部變成是員工太愛計較。
- 太愛計較的是政府,這是法律規定要給。
- 這些評論可能會扼殺一些有機會前往國際的新創公司。
- 奇怪了,都有前進國際的實力,但一被批評就要死掉?
- 只有魯蛇才會上網抱怨,真正強者是會動手解決事情的。
- 這些人現在不就在學魯蛇上網抱怨而不是去解決這些問題嗎?你發表的就是意見,別人講的你聽不進去就是抱怨。嚴以待人寬以律己的例子就是這樣。
- 踩在別人身上牟利。
- 很多中小企業主很喜歡講這句話,殊不知我們根本沒有從評論上面得到錢;連之前的支持專案,付錢的人幾乎都是因為理念而支持,只有少數人真正留過評論,更何況我們不認識評論的雙方當事人。
- 沒有能力被裁掉的人也可以上去留言這樣有什麼可信度
- 能力差就裁掉沒有話講,那你就告訴大家他是因為能力差被裁掉的,根據經驗十之八九這些人都會自刪。
- 上述的前提是你講的是實話,也有講說對方能力差,但最後被其他員工聯合起來打臉的。
- ⋯⋯族繁不及備載(略)
唉,我發現一項一項列可能會多到無法寫完, 總結一下幾個共同的特色好了:
- 具有台灣特色的言論自由
- 對「真實性」有超乎極限的要求
- 匿名是不敢負責任的行為
- 我就是法官,我說了算
- 與網路世界脫節,我才是世界的中心
1. 具有台灣特色的言論自由
其中之一就是只要他們認為是不實的,就必須被刪除掉, 所以對於他們來說所謂的言論自由就是: 「你有你發言的權利,但我有讓你的意見消失的權利」。 這樣你可能連中國都去不了,人家雖然不能提 64 、小熊維尼, 但是工作上受到不平等還是可以說的。(例:看準網)
2. 對「真實性」有超乎極限的要求
還有身為平台必須要查證所有事情皆為「事實」才能放在網路上? 用連 google 和 facebook 都達不到的標準來要求這件事的原因很簡單, 因為他們認為最好的情況就是不要有任何人在網路上發表評論, 講幹話欸,所以現在是要戒嚴是不是? 老實講,如果這些公司都用這麼高的標準來看待自己以及招聘員工這件事情, 招到的豈不是都菁英,還會有人要黑你? 大家真有這麼在乎人才, 台灣經濟他媽還不一飛沖天、科技還不超英趕美, 核四廠按個按鈕直接升空爆炸變成核武器? 福衛五號直接拍到蔡英文的臉然後自動上傳到 instagram 做國民外交?
大多數的評論並不是人身攻擊,只是把不好聽的實話給講出來了: 比如說「工作量分配不均、家族企業升遷機會要靠關係」⋯⋯等等, 全部都會被這些人歸類到「不實評論」,只要不符合你價值觀一律都是假的, 拜託不要輕賤了「誠實」的價值好不?
3. 匿名是不敢負責任的行為
別說什麼對方匿名沒有負責任,法律的責任是不會因為這樣消失的, 但判斷是不是誹謗、是不是公然污辱不是隨便一個路人喊一喊就是, 有些很明顯是的我們會予以刪除: 比如說指稱自己的主管 王XX 是北七加上胖子, 這種跟工作及公司明顯無關又涉及特定人士的人身攻擊我們就會直接刪除掉, 並且告知這位留言者,而累犯之後我們也會予以停權。 但是, 匿名可以讓他不用擔心因為說實話被奇怪的麻煩給找上, 這一年看了太多員工跟公司簽下的契約完全是在開玩笑, 什麼講了公司薪水要罰兩百萬。(一年年薪才不到 40萬的職位)
總之,為了避掉這些沒有意義的嚇唬行為,同時拋開了對發言者的成見, 這種公司的評論網站都是匿名的, 包括了 Glassdoor、job planet、看準網。 另外,提到損及公司商譽這件事情, 商譽本來就是要公司自行維護,而不是靠其他平台來幫你搞定的, 我們提供別人來評論你公司,同時也開放了管道讓公司去說明任何事情。
4. 我就是法官,我說了算
前面提到法律的責任,除了一些我們能明顯判斷的部分(直接提到人名、髒話攻擊⋯⋯等), 很多踩在中間的部分,並不是由其中任何一方說的算, 我們能做到的就是轉告評論的人有人檢舉, 接著就是看公司方要不要選擇走法律途徑來解決; 很多人似乎是覺得只要報警以後,就等於判定有誹謗、公然污辱, 我們不會寬貸任何違法的人,可是違法不是隨便你喊一喊就算的了事, 我們選擇相信專業的判斷:檢察官以及法官。 細節可以等到後面法律部分再說,但太多,真的太多⋯⋯公司都是說: 「你們如果不刪文連你們一起告」或是不知道看了啥電影又不讀書說要「保留法律追訴權」, 最多的就是直接宣告:「你們已經違反了 XXX 法」。 用這種語帶威脅或是命令我們的方式想讓評論消失不見, 這種「我,就是法律」的情況其實蠻令人無奈的。
5. 與網路世界脫節,我才是世界的中心
儘管一再提醒過網路上沒有東西能真的消失掉, 今天不在天眼通上,也會在 ptt 或是其他地方出現, 越想隱瞞的東西越會被凸顯出來。
詳見:史翠珊效應
只能苦口婆心的告訴他們上去進行溝通, 一堆人會說自己沒犯錯為什麼要上去講, 從今年初講到現在, 就是因為沒犯錯,才更要讓觀看評論第三者知道你們沒有做錯事情, 虛假的東西是完全禁不起辯證的,例:
沒加班費 => 不實? => 拿出薪資條就可以了。
當然也可以選擇都不說,那也不代表默認,對於那些很無聊的言論,是真的可以直接忽略沒有關係。(像是有人說我們靠天眼通賺大錢這種幹話) 可是強制要求刪除所有提到你的東西,就是在影響別人使用網路的權利加上 EQ 低了。
比起能應對每一個對方提出的質疑, 那種一直罵別人慣老闆卻說不出東西來的, 在別人看起來就是很明顯的惡意抹黑, 而這樣子的回覆也就在這一刻轉成一個扭轉形象的操作, 無奈部分人總是怕麻煩,不解決問題,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再來是發表好評,就會被罵說洗好評論? 現在是要填優點和缺點的, 這些被罵說是洗評論的,通常都在缺點寫一些不痛不癢的東西, 如果你大學有學過 SWOT 分析的話, 這就像是把每個缺點都講得很像是優點一樣荒謬, 寫出來被笑怪誰?
誠心建議這些人如果沒辦法學習、沒辦法包容任何自己不同意的言論, 最好能夠找一些真的熟悉網路世界的人來, 或是趕快退休,不要再扯自己心愛企業的後腿。 不要讓資訊流通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越多人掌握資訊之後, 沒實力、靠年資的人在企業中就會越來越危險, 可以參考這篇「庸才式管理」。
以上五點,包括但不限於這些,就是我們每天起床要重複一直聽的言論。
從一開始的憤怒不解,到後來也能體會到這些企業的難處, 勞基法最容易被罰的就是出勤紀錄,真正該罰的卻罰不到。
可是至始至終,除了鄉民自己跑去爆卦之外, 我們沒有利用過在平台上的哪則貼文來故意炒作, (只有一個集氣發雞排的有放在粉專) 只是當我們選擇去理解還有與企業溝通時, 承受的大部分是更激烈的威脅甚至辱罵, 曾經以為對方與你的價值觀不同時,仍然是有溝通的可能, 但長期下來,接收到的大部分是對方一定要你同意他所有行為, 從原本的憤怒,到最後變得很麻木。
也很多人一直說「你們沒被抹黑,講的都輕鬆啦」, 這完全小看了那些真正討厭我們的人,還是講個最近的例子吧!
前幾天看到一篇自稱是我們離職員工的人爆料說我們沒給加班費、沒給薪水, 我能說的就是我們從頭到尾只有三人沒有請過任何員工, 完全不知道扯這種謊幹嘛;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他們會覺得平台上的人都是在抹黑、亂罵人的原因, 做壞事的人永遠都覺得別人會跟他一樣壞。 不過我們並沒有要求平台應該刪除言論或把這個人給交出來, 蒐集好證據以後,我們也一樣交由法院來判斷這些是不是有違法, 畢竟檢調要調取資料也是需要法源依據的。
把事實講出來才是最重要的。這不僅僅是一套對於企業的說法而已,而是我們實際的作為,
如果是要用這種方式讓我知道被批評有多麽不舒服那可能用錯方式了,因為我們不是掛在嘴上講而已。
還有很多人老是抱怨「爛員工上去抱怨」怎麼辦, 解決的方法除了馬上宣布戒嚴不能提到公司不好的地方之外, 就是花更多心思在人才上,不要招你覺得很爛的人進來工作、或是好好栽培一個人, 一直講台灣勞權多高漲,其實大部分的勞工不過想要真的被當成一個人對待而已。
「我是老闆欸,養一堆明明能力不夠的員工你就該感謝了好嗎?」的這種心態, 既然都講得這麼差就資遣員工吧!不要這時候又突然有這麼有大愛。 「凡存在,必合理」,之所以不裁掉不就是因為留著比較符合成本考量嗎?
很多老闆也一直講身為資方在處理人才問題時很痛苦,市場哪有偏向資方?
在人才的市場裡面這裡,資方才是消費者,市場要應對消費者的偏好, 而大部分的公司偏好薪資不公開、資訊不流通,所以才會老是來一些很瞎又搞不清楚狀況的人, 在對方完全不了解你們的時候就加入公司,最後會搞得雙方都不開心不是很正常嗎? 工時長不代表沒有人想去、家族企業也不代表沒人想去,都是適合不適合而已, 在事前先知道這些事情絕對是好的。
當然,這些服務的提供者也同樣有些問題, 有去跟一些業者聊過,大部分都是價值觀上的衝突,因為資訊透明或是讓公司找到更適合的人這件事對他們來說沒有多重要。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刻,應該也能多少表示他們的態度:「景氣不好的時候,我們都很開心,因為不管什麼樣的企業都很容易找到人。」
把這件事情當作 KPI, 能成就的就是單純找到可以做事的人而已,怎麼可能找得到什麼人才, 更別說這種「開心」是建立在多少人、多少公司無法做選擇的痛苦上。
勞方
還是很感謝有很多一樣是在職場工作的人願意支持我們, 不過台灣勞動環境會有問題,絕對是雙方都出了點事情。
最讓人失望的可能是對於我們立場的質疑, 只要文章不見或怎樣,就會懷疑是不是公司黑手介入還怎樣, 甚至是我們收了錢刪文章,成為「資方打手」。
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一切就是按照規矩來, 按照發言的規則、法律規定走, 雖然常常有人會跟我說:「台灣這個圈子很小」之類的話來威脅人, 但我的思路是這樣,通常會講這種話的都是以利益為第一考量, 沒有利益的時候,套什麼交情都是假的, 當有共同利益的時候,過去無關痛癢的小事根本就不算什麼, 所以也沒有必要為了加入這種無聊的小圈圈做出違心之舉。
再來是我過往在的地方都是單純的宅宅工程師世界, 根本沒有交情還有黑手伸入的可能性在。
所以當每次有誰因為瀏覽器的問題、系統異常, 找不到要找的資料時,不是想著要回報錯誤而是開始懷疑我們時, 那才是真正讓人無力的。
比起資方可預料到的行為, 勞方會出現這種聲音才是真正令人無法理解。 突然間不知道為什麼要捍衛這種人的言論自由, 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因為這種人承受各種謾罵, 更不知道為什麼要因為這種人去法庭。
雖然最後理性還是戰勝, 不管今天他是什麼樣的身份, 還是得尊重他表達意見的自由。
拜託不要再來問我們會不會公布個資, 如果你他媽講一堆攻擊人的話加上扯謊,違法被告以至於要負起責任, 那被告也是剛好而已,希望不要再問這種常識問題, 責任從來沒有因為匿名而消失, 後續我們也會把所有的檢舉還有行使法律或是騷擾手段的公司公佈出來, 希望大家在看到這些東西後能在發言時更加謹慎。
小結
第一篇講勞方和資方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想到剛開始做這件事情時當然是害怕之餘帶著點期待:
害怕,是怕自己寫出來的軟體沒有人用; 期待,是期待這樣的東西能不能幫助到很多人。
一整年過去以後,期待和害怕的感覺都漸漸淡了, 因為的確有很多人在用, 但我不知道台灣的職場有沒有因為這樣而更好。
一堆人一直喜歡幹說:「你們不要舉著正義的大旗⋯⋯blahblah」, 老實說我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代表正義的一方,只是貫徹信念然後執行而已。
既然要提到正義,那就來說一下著名的列車難題吧!
要讓一個人被列車輾過,還是一群人被列車輾過一樣。
是要犧牲勞方,還是要犧牲資方呢?他們在這個環境下都一樣覺得受委屈、痛苦。
兩個選擇其實都沒有對錯,但他們面對的其實是同一個難題。
這個關於正義的思辨問題,我從一部我很喜歡的漫畫裡面得到了一些靈感。這部漫畫叫做「一拳超人」,主角是一個超普通找不到工作的上班族,但是他為了當英雄開始專敬每天鍛鍊,最後不小心練的太強、頭也禿了,可以一拳打爆所有的壞人;在漫畫裡面他就是最強的存在,打什麼都只需要一拳。
看似很白癡的劇情有一種很傻的浪漫,好像只要有人肯去拼命試試看就能揮出那一拳,讓列車停下來、把問題解決掉。
今天公司結束了,但還是很想努力去相信每個跟我們一樣的普通人,都不應該害怕去做出改變,說不定有機會能夠一拳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