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繼《鐘樓怪人》,第二次看外國的舞台劇。
《Q:歌舞伎之夜》的 Q 是指 Queen 皇后合唱團,結合了 Queen 的音樂和耳熟能詳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改編,比起聚焦在兩人的悲劇之愛上,更多的展現了「在這之後」無法平息的對立與戰爭。
舞台設計非常簡約但高效能,透過六個旋轉門,讓演員進進出出、爬上爬下,旋轉門時而是門,時而是高台。床也不僅僅是床,可以是病床、可以是船、可以是臺座;飛機可以是書信,同時也是帶來砲彈的戰鬥機;傘可以是為人遮蔽的道具,也可以成為殺人的槍。
開場敘述後來的愁里愛陷入回憶中,更甚至穿越至回憶中意圖改變過去,上半場充滿許多的笑點與雙關,演員的裝扮花俏,排場相當大,令人目不暇給。下半場則充滿濃烈的反戰思想,透過希伯里亞的雪與源氏家的酒足飯飽展現出強烈的對比。「在這樣的狀況下我該如何繼續編織出愛妳的話語?」
演員表現不俗,不戴麥克風卻可以讓音量傳達到整個戲劇院,一開口我就嚇到了。Queen 的音樂都出現得恰到好處,拜阿斯之賜,有不少歌之前就有聽過,原來配上劇情可以帶來如此巨大的沉浸感。
儘管對應的歷史背景理解不足,但情感的傳遞是不需要知識的積累的。
可能有很多人好奇,為什麼劇名叫做《 A Night at the Kabuki》,這其中固然有向Queen專輯《 A Night at the Opera》致敬之意,但或許也可以從「歌舞伎」這個名詞的意義來破題。
現在我們印象中的「歌舞伎」是日本歷史悠久的傳統藝能之一,有講究的屋號門派之分以及嚴謹的表演樣式,不過回溯到16世紀,這種表演型態初現之時其實是種身著奇裝異服、以誇張表演形式博人眼球的常民娛樂,表演者也因其跳脫常軌的表現被稱為「傾奇者(Kabukimono)」,之後從音借字才出現了「歌舞伎」這個稱呼。
延伸閱讀:
本次也坐 1 樓,票價 $3200,打 8 折 $2560,座位 15 排 1 號。